乳中穴
導讀:乳中穴歸屬足陽明胃經,有促進消化,緩解治療咳嗽、咽喉腫痛、乳汁分泌不足等作用,乳中穴的位置:當第4肋間隙,乳頭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詳見本文圖解乳中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乳中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乳中穴的位置】
【乳中穴的位置】位于人體的胸部,當第4肋間隙,乳頭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
【取穴方法】正坐位,乳頭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按壓有麻脹的感覺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乳中穴】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別名:乳首穴,當乳穴。
【穴義】五谷生化的乳汁精微輸出之所。
【名解】乳,指乳房,中的意思是正。“首”,頭也。“當”,正對也。“乳中”、“乳首”、“當乳”名意皆指本穴為乳頭標志,無它意。
【治法】寒則灸之,熱則涼藥敷之,無針。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氣態物。
【運動規律】氣態物質由天之下部上升至天之上部后液化冷降。
【功能作用】男子為定位標志,女子為喂乳之用。
【乳中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癥】能預防及改善母乳不暢,促進消化,治咳嗽、哮喘、咽喉腫痛、頸部腫大、鎖骨上窩痛、乳汁分泌不足、目瘤、癲癇、產后出血、月經不調、性冷淡等。
【作用功效】調氣醒神、明目通竅。
【保健原理】本穴屬于足陽明胃經,產婦進行按摩時,能增多乳汁。
【穴位配伍】癲癇配伍穴位:足通谷穴、太沖穴、絲竹空穴、乳中穴。
疾病概述:癲癇是多種原因引起腦部神經元群陣發性異常放電所致的發作性運動、感覺、意識、精神、植物神經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F代醫學認為發生癲癇的原因可以分為兩類:原發性癲癇和繼發性癲癇。
按摩順序與技法:癲癇發作時,在送去醫院前,可先由家人幫助按摩。首先按摩患者小腳趾頭上的足通谷穴3分鐘,再按壓腳上的太沖穴3分鐘,接著按壓眉尾附近的絲竹空穴,最后按摩乳中穴。
性冷淡配伍穴位:乳中穴、會陰穴、會陽穴、京門穴
產后出血配伍穴位:乳中穴、會陰穴
如果發現在眼睛的內眼角或者眼皮上有一些細細的小疙擠或者肉瘤,看著不僅影響美觀,嚴重時甚至還會影響視力,在這種情況下,每天早晚各按揉乳頭上的乳中穴一次,可有很好的調理保健效果。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特效按摩】每天用大拇指和食指捏按乳頭,每次1~3分鐘,可以治療乳癰、并可助乳房健美。
【按摩療法】用大拇指指腹點按乳中穴1~3分鐘,長期點按,可以治氣悶、乳腺疾病等
【艾灸療法】不宜灸
【經穴用法】此穴為胸部取穴標志,不做針灸治療。
【注意】乳中為乳汁外出之處,乳汁為液態物,而乳頭在人體坐標系中位處高位,何以人體的液態物能從高位而出?這是因為人之乳汁為精血所化,精血性熱,在體 內的運動變化是氣化過程,氣化之氣由地部升至天部,此氣上升天部后又冷卻液化,液化之乳則在人體系統的內部高壓作用下外出乳頭(乳孔在張開的情況下致使內 外存在壓差),此即是乳汁能從屬氣的層次外出體表的原因。
【穴位相關閱讀】
【免責忠告】此文章圖片和文字均為穴位密碼網整理或來自網絡書籍,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若針灸等相關操作請咨詢當地醫院醫師.